《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是宁德师范学院主管、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主要刊载反映宁德师范学院的理工科最新科研成果,兼登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自然科学的研究、开发成果.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请广大投稿者周悉.投稿请进入我刊投稿网址进行网上投稿.投稿中有任何问题,可以致电或发电子邮件咨询.
1 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1.1 作者在投稿前须认真阅读本投稿须知,明确知识产权隶属关系、作者署名、技术保密等问题. 凡是投本刊的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投稿须知.
1.2 稿件通过初审后作者应按要求上传经全体作者亲笔签名的作者回执扫描件. 来稿经三审通过后,方可录用. 凡是不宜在本刊刊发的稿件,编辑部将及时退稿. 若自投稿后3个月内未收到编辑部任何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此稿.
1.3 稿件要求.文章观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句精炼、用字规范、标点正确、句号用圆黑点.
1.4 稿件格式.来稿应依顺序包括以下项目,缺一不可.
(1)题目.20个字以内,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及公式等.
(2)作者.多作者姓名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单位的作者姓名右上角按顺序标注阿拉伯数字序号.
(3)工作单位.列出全称,具体到系、室、处、所,省市名称、邮政编码;多作者不同单位的应分别列出,并在其单位前注上与作者姓名相对应的序号;各作者单位间用分号隔开.
(4)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应扼要反映文章的主要信息. 例如,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等,一般为200字左右.
(5)关键词.要标引论文主题概念,3~8个,词间用分号隔开.
(6)作者简介.在篇首页地脚写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多作者的著录、通信作者简介),E-mail地址.
(7)基金项目.凡属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在篇首页地脚作者简介的下行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多基金项目,则依次列出,其间用分号隔开.
(8) 参考文献 必须录CN号期刊及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书籍、报纸等析出的文献,3条以上,按文章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后. 著录格式列如下几条供参考(详见GB/T 7714—2015).
①期刊中析出文献:[序号]作者.析出文献题名[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②专著(图书):[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项(第1版的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会议录:[序号]作者.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⑤电子网络文献:[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文献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⑥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以上参考文献为多作者的姓名间加逗号,3人以内全部列出,3人以上列出前3人后加“等”字;外国人作者姓前名后,名缩写为首字母,并省略“.”,姓全部及缩写名用大写正体.
(9)英文摘要.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工作单位全称、省市名、邮政编码、摘要及关键词(英文内容应与中文各项目内容相对应即直译).
(10)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等由编辑部查检、编录.
1.5 “引言”2字省略,不编层次序号,扼要叙述文章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范围和背景.
1.6 层次标题.文章层次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编号间用下圆黑点隔开,如“1”“2.1”“3.1.2”等;层次标题简洁明确,不用标点符号.
1.7 符号与字母.量及单位符号执行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外文字母、符号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字、符号位置准确、明显.
1.8 图和表.凡能用文字说明的尽量不用图和表. 图、表应有编号和图题、表题,并以“文前图后”为原则随文顶右排列在文稿中,表格采用3线表,图线条均匀清晰,大小以5~8 cm为宜. 图、表用字为小5号宋体.
1.9 英文缩略语.文中首次出现英文缩略语,应给出中文全称,在其后的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和缩略语,文后再次出现时可直接使用缩略语.
2 稿件处理
(1)凡本刊刊用的稿件,将同时编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 不愿编入者,请在来稿中声明.
(2)来稿经三审通过后,方可录用. 录用的稿件,作者在上传确认稿的同时,需将全体作者亲笔签名的论文版权转让合同的扫描或照片版一同上传投稿系统.
(3)请勿一稿多投,来稿由编辑部负责审定,文责自负. 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适当删改. 来稿一经发表,将赠送样刊.